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天津祺天钢联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13682179061
首页 | 公司简介 | 产品展示 | 资质荣誉 | 新闻资讯 | 铝管知识 | 工艺流程 | 销售网络 | 联系方式
铝管
     产品列表
铝管
6063铝管
LY12铝管
合金铝管
无缝铝管
     联系方式
天津祺天钢联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人:马小宝 张军镇 钱兴利 马鑫
电  话:022-26393300 58019234
手  机:13682179061 13682181573 15902269947
地  址:天津市西青道外环线交口金锡源钢材市场
  新闻内容    
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
  发布者:天津祺天钢联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3-25
预计我国2021至2050年碳中和带来的新增投资约为100万亿。长期来看,碳中和带来的净新增投资规模在2021至2030年间或呈现出倒U型的节奏,预计共净新增15万亿,短期来看,2021年碳中和带来的净新增投资量预计为0.6万亿。碳中和带来的需求侧变化主要有四大方向:固定资产投资的存量替代新增产能和环保技改、能源消费重构、新能源终端消费、终端需求变化带来的原材料需求,重点关注光伏、特高压、新能源车等领域。
  >> 碳中和如何影响需求侧?
  我们认为,碳中和对经济需求侧的影响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相关领域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二是非化石能源消费结构比重提升;三是新能源终端需求增大;四是非化石能源所具有的制造业特征引致上游有色金属需求。
  若以2050年实现控温2°C目标为碳中和导向路径,预计我国2021至2050年碳中和带来的新增投资约为100万亿。
  长期来看,碳中和带来的净新增投资规模在2021至2030年间或呈现出倒U型的节奏,预计共净新增约15万亿(新增38万亿、压减23万亿)。
  短期来看,2021年碳中和带来的净新增投资量预计为0.6万亿,对经济总量影响有限,更重要的在于提升经济质量,不影响宏观节奏。
  当前能源变革主线关注结构变化:预计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5%,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达50%。
  光伏、风电是主力,预计十四五期间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量或达9000万千瓦,风电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
  特高压正处于新一轮投资发展高峰期,“十四五”有望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
  我国新能源汽车渐入盈利期,产销表现积极,2025年销量有望达600万辆,充电桩建设等相关行业有望大幅提速。
  碳中和利好下,交运、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车等领域,具备长期动力,利好铜、铝、锂、镍等有色金属持续发展。
  制造业低碳化、新技术开发投资将是重要增量。
  十四五期间预计光伏投资新增量年均增速约为45%至86%。
  风电十四五期间新增投资有望再创新高。
  工业、建筑等部门等脱碳技术改造投资有望加强。
  风险提示
  新能源技术进步与盈利改善迟缓;政策不及预期。
  正 文
  碳中和如何影响需求侧?
  我们认为,碳中和对经济需求侧的影响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相关领域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二是非化石能源消费结构比重提升;三是新能源终端需求增大;四是非化石能源所具有的制造业特征引致上游有色金属需求。
  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角度看,非化石能源的新增投资建设、传统行业的技改投资、低碳新技术的新增投资是碳中和形成的重要需求,其影响范围延伸至工业、建筑、交通等众多行业领域。
  从非化石能源消费角度来看,能源消费的结构将向光伏、风电等清洁电能转变,这必然需要能源供给结构作出适应性调整,进而引致光伏、风电等相关产业链的需求增长。
  从新能源终端需求的角度来看,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低耗能低排放消费品将逐步提升在新增消费中的比重,一方面使得新能源产业逐步转向盈利,另一方面带动充电桩等相关产业链有色金属需求同步发展。
  从有色金属需求的角度来看,非化石能源所具有的制造业特征以及其产业链特点,使得对铜、镍、铝、锂等有色金属的引致需求大幅提升,进而带动其上中下游各环节的需求的投资。
  碳中和会带来多少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当前各国对碳中和的目标路径设定主要是在《巴黎协定》框架下进行,《巴黎协定》 提议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2℃ 并努力控制1.5℃ 以下的目标。例如欧盟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欧洲气候法》草案,决定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政治目标,即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到2050年降为零。相比于欧盟,我国提出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在时间点上略有滞后,但也符合国情。
  碳中和一方面需要电力、制造业等行业新增清洁能源设备、低碳排放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从国际经验来看,欧盟《欧洲绿色新政》提出,为实现碳中和2030年实现减排50―55%目标,每年需投入2600亿欧元,相当于2018年GDP的1.5%。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测算,在我国实现碳排放目标过程中,若以实现2°C目标为导向转型路径,2020—2050年能源系统需新增投资约100万亿元,约占每年GDP的1.5—2.0%。若以实现1.5°C目标为导向转型路径,需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超过每年GDP的2.5%。我们认为,2050年2°C目标较我国当前的碳中和目标更为严格,我国之后也有可能加快碳中和步伐,因此其新增投资量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我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必然需要高能耗高排放传统产业的产能压减,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相关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但正如我们在碳中和系列研究之一《碳中和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中指出,我国在环保治理三次重要的实践过程中,测出经济可承受。因此,我们认为,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在传统路径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碳中和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即净新增投资规模有限。因此,碳中和更为重要的是促进经济质量的提升,而非经济总量的增长。
  > 预计碳中和带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净增量较为有限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主要指其中的火电),以及五大高耗能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实现碳中和,限制这六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传统产能是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认为,在实现碳达峰前,限制传统高耗能产能扩张力度将较为严格,其力度或超前期,对固定资产投资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冲击。经测算,在严厉限制传统产能扩张的情形下年均净新增规模较小,短期内碳中和引致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与压减的传统固定资产投资对冲的可能性较大。
  在高能耗固定资产投资退出方面,随着高耗能行业产能压减,预计其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或在2030年以前逐步退回“十二五”、“十一五”的水平。即“十四五”期间相比“十三五”减少约8万亿,“十五五”相比“十四五”进一步减少15万亿。在压减节奏上,考虑到企业的产能压减带来的经营压力,预计会给企业预留一定的产能压减缓冲期,即压减力度前低后高,随着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临近逐步加码。
  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为争取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我国碳中和引致的新增投资增量较可能呈现前期加速后期减速的节奏,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碳中和新增投资量13万亿,峰值或出现在2030年左右,在2031后逐步下降。
  长期来看,碳中和带来的净新增投资规模在2021至2030年间预计呈现出倒U型的节奏,预计共新增38万亿、压减23万亿、净新增15万亿。短期来看,2021年净新增投资量或为0.6万亿,对经济总量影响有限,更重要的在于提升经济质量,不影响宏观节奏。
  > 光伏、风电、特高压新增投资有望提速
  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光伏新增投资是新能源投资领域的重点,投资规模有望大幅加速。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一般预计是7000万千瓦,乐观预计是9000万千瓦,而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为4820万千瓦,则新增量增速约为45%至86%。以国家能源集团为例,国家能源集团是全球的风力发电企业,但截至2019年,其光伏装机仅为113万千瓦。“十四五”时期,国家能源集团将确保实现新增新能源装机7000~8000万千瓦,其中光伏占比达到40%的目标,也即约2800~3200万千瓦,是2019年的二十倍至三十倍。
  风电投资在前期去无序产能的基础上,以及在未来碳中和需求下有望迎来效率更高、规模更大的投资。根据中电联2009至2020年的年度电力工业统计,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中风电完成额在2008至2018年间出现较大的周期性波动,在650亿元到1200亿元之间波动,波动原因包括:2010至2013年间“弃风”问题影响,投资热情出现消减;2014年风电抢装等影响下投资热情回升;2016年国家对于无序的风电投资的引导(包括风电上网电价调整、《关于做好2016年度风电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发布)。但在2019年-2020年间风电投资出现大幅增长,2019年风电电源工程投资1535亿元,同比增137.62%,2020年更是达到了2618亿元的历史高位。
  特高压正处于新一轮投资发展高峰期。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历程,大体可以分为试验阶段(2006年到2008年)—第一轮发展高峰期(2011年到2013年)—第二轮发展高峰(2014年到2016年)—第三轮发展高峰(2018年开始)四个阶段。2018年,中国核准并开工了五条特高压重点工程,投资建设规模达658亿元;2019年,中国核准并开工两条特高压重点工程,投资建设规模为553亿元。
  2020年以来中国特高压项目投资进步提速。《“新基建”之特高压产业发展及投资机会白皮书》显示,2020年国内计划核准并开工“五交两直”七条特高压重点工程,投资建设规模达919亿元,同比增长66.18%。据国家电网发言人消息,目前国家电网全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明确投资规模1811亿元,较2021年大幅提升。
  > 工业、建筑等部门等脱碳技术改造投资有望加强
  以工业部门的钢铁和水泥行业为例,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和经济参考报数据,二者都是能源密集行业,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分别约为16%和15%,在压减产能的同时,脱碳技术改造是重点。《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十四五期间要求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达到80%以上,重点区域内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20%以上,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均降低5%以上。中国建筑(5.210, 0.16, 3.17%)材料联合会发布《推进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书》,推进建筑材料行业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优化工艺技术,研发新型胶凝材料技术、低碳混凝土技术、吸碳技术,以及低碳水泥等低碳建材新产品。
  > 制造业低碳新技术开发投资是重要增量
  非化石能源的生产投资是碳中和的基础,技术改造是传统部门转型升级的关键,同时,低碳新技术的开发投资是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以交通运输部门为例,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全球交通运输行业石油需求和碳排放增长主要来源于货运,其中,中国货运排放增长将占全球货运交通碳排放增长的90%。当前纯电技术的电池能量密度有限,限制了货车的续航里程,氢燃料电池虽然从原理上在重型货车领域适应性更强,但目前受到基础设施的制约,燃料的储运技术障碍,因此,相关新技术、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十分关键。
  在建筑行业,从碳排放的来源看,2018年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 21.9%,主要来自居民和工业的取暖/制冷。一方面需要对规模庞大的存量建筑进行低碳改造,另另一方面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
  在有色行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也表示,实现有色行业碳中和目标需推动技术创新,例如进行有色金属工业应加强余热回收等综合节能技术创新投资。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条:国际铝协:2050年全球铝行业温室气体减排路径 下一条:铝型材车间隔断有什么好处?
 
版权所有:天津祺天钢联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联系人:马小宝 张军镇 钱兴利 马鑫 电话:022-26393300 58019234 手机:13682179061 13682181573 15902269947
地址:天津市西青道外环线交口金锡源钢材市场